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新頭殼 報導) 勞團出版《崩世代》盼與總統候選人對話

新頭殼newtalk 2011.11.28 楊宗興/台北報導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近日出版《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一書,透過對台灣近年來的社會現況提出分析,並揭露「新自由主義」鼓吹的減稅、非典型就業、社福削減、國家退位等現象對台灣社會的傷害。勞陣秘書長孫友聯表示,希望在選舉期間出版的《崩世代》一書,能夠促使民間與總統候選人產生對話,讓3位候選人認真看待台灣的社會危機,並且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孫友聯在今(28)日的「開放編輯室」節目中介紹這本《崩世代》的內容,告訴大家為何台灣會有「崩世代」?「崩世代」是誰造成的?面對排山倒海的社會崩壞,台灣人該如何解決這個危機?

孫友聯解釋,《崩世代》這個書名是在網路上由網友所票選出來,所以某種程度也代表網友們內心的自我認知。他強調,「崩世代」並非像以往主流媒體所稱的「XX世代」,並非意指特定年代的人,而是所有面臨新自由主義下危機的這群人,這群人的共同處境就是「崩世代」的寫照。

孫友聯指出,台灣盲目跟隨英美自1980年所發展出來的經濟體制,也就是所謂的「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制度,一昧替財團減稅、縮減社福支出、任由市場化掌控生活,最後就必須面對其惡果,也就是財團化的經濟、貧窮化的勞工處境、以及少子女化的社會。

首先談到財團化,孫友聯說,台灣政府數十年來不斷以《獎參條例》、《促升條例》到現在的《產創條例》,無不在提供大財團補貼及租稅減免,但是這些財團卻將生產基地外移中國,一面享受台灣優惠大賺其錢,另一方面卻對創造台灣就業一點功勞都沒有。

孫友聯形容:「這就好像我們養了一隻雞,只吃飼料卻不生蛋,甚至是跑到別人家去生蛋,雞屎卻留在自己家」。

《崩世代》談到的第二個現象,就是各種非典型就業所造成的貧窮化。孫友聯說,無論是派遣勞動、外包、部分工時、22K方案,再再都讓台灣勞工的實質薪資停滯不前,因此我們看到GDP等經濟數字不斷成長,但勞工所得所占比例卻不斷下滑,甚至產生「工作貧窮」,亦即越工作越窮困的現象。

孫友聯還指出,工作貧窮就會影響民眾生養下一代的意願,加上政府完全沒有社會福利政策,導致我們很有可能在20年後看不到新生兒在台灣這塊土地出生。他批評,政府的「灑錢」方式鼓勵生育完全錯誤,市場無法解決人民托育的需求,唯有政府建構完善的社會福利才能有所改善。

孫友聯強調,《崩世代》絕非一本末日預言,而是強烈呼籲政府扭轉過去的錯誤,國家應該回歸本位,建構一個完善的福利國家體系,收回過去對財團的不當補貼及減稅措施,並課徵「資本利得稅」以充足國庫支出的需求,如此方可讓《崩世代》的預言不至成真。

孫友聯也期盼三位總統候選人能好好讀《崩世代》這本書,認真對裡頭提出的社會現況提出具體措施,仔細想想如何回應勞工面對的處境,這才是《崩世代》出版的最大意義與價值。

原文網址:新頭殼 勞團出版《崩世代》盼與總統候選人對話

《崩世代》高雄臉友會 現場實錄

《崩世代》高雄場臉友會已於11/19在高雄人權學堂舉行,感謝現場的朋友熱情參與,當日沒到場的朋友也別感到可惜,我們感謝有人權學堂的工作人員現場錄影,並將之上傳到YouTube,讓我們與更多人一起分享。

第一部份

第二部份

第三部份

第四部份

崩世代的素人序


《崩世代》的推薦序部份,並沒有找大家都認識的知名人士來推薦,反而是邀請了三位素人。第一位是七年級後段班現就讀大學羅映儒;第二位是1975年生育有兩女的單親媽媽蘇凱蕊;第三位則是育有一對兒女的四年級計程車司機楊壹郎。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您可能從不認識他們,但您最終會發現,其實這三位朋友卻是如此熟悉,就像是我們身邊的任何一個人,我們面臨同樣的問題,「我們的未來,或者是我們子女的未來究竟在哪裡」?

這就是勞工陣線想要呈現給各位的,《崩世代》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式,而是迫在眼睫的現在進行式,《崩世代》不再是單指某個年代,而是我們大家即將一同遭遇的世代!



楊壹郎序/「崩世代」別來

文/楊壹郎
作者為四年級生,育有一對兒女

看完勞工陣線送來的資料,我多麼希望這不會是我們的未來,但是書中的豐富的資料及數據卻又指證歷歷,崩世代的產生並非假想!是進行式!是可能發生的真實。

近十年來的發展軸線形成當前的貧困世代,缺乏希望與未來的年輕人,在貧窮的夾縫中自然做出不生育或減少生育的選擇,因為這選擇符合了經濟的成本考量,少子女化及高齡化的社會趨勢就此產生,這一切都與「政策財團化」有必然的因果。
 
事實上,二000年後的產業發展,就是一部「財團併吞國家的演化史」。全民累積數十年的公共資產讓國營企業擁有龐大資產,民進黨主政後大舉推動民營化,數年內,從金融、交通運輸到電信事業,相繼成為財團覬覦的目標,經歷民營化的掏洗,全民共有的資產被鯨吞蠶食,於是「民營化」變成「財團化」。

我任職十六年的台北巿公車處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實例。二00三年台北巿政府推動公車處民營化的結果,是將長年打拼的員工推向無法翻身的火坑之中。接手的大都會客運不但將商業利益套用在大眾運輸的服務上,也套在平均年齡4050歲的老員工身上。原本每天出車810小時就能掙得4萬多元薪資,原本可以撐起家庭基本開銷的工作,因為民營化,讓邁入中高齡的司機被迫提高出車時數到1214小時,否則薪資就會縮水到23萬元,新經營者的壓迫使得老員工們難以養家活口只好選擇離開。

財團的併吞行徑被美化成「回歸巿場」,許多勞工被新自由主義、被財團化、被資方剝削的血淚,也被政府所吹捧的「經濟成長」所沖淡掩蓋,我心中長年納悶著,「為什麼政府說經濟都有成長,但薪水卻是一直減少」?細讀《崩世代》,我才了解,原來是產業大舉外移、原來是彈性工時及人力派遣取代正常工作、原來是財團利用「出走」恐嚇勞工、綁架政府、原來大財團享盡優勢時,倒楣的是一般百姓。推倒了財團化的第一塊骨牌,接續著就是貧窮化、少子女化的連續效應,最後一塊壓垮一切秩序與平衡後,崩世代就產生了。

我離開公車處後開著計程車至今也有十多年了,雖然每天也是14個小時在車上度過,但出車的每一分收入只屬於我,無需被資本家瓜分,靠著這份收入,我至今還能勉強撐著三代六口,但是十年後的台灣,還可能靠著一份4萬元的收入撐起一個三口小家庭?

政治版圖經歷過二次政黨輪替的翻轉,但是經濟發展版圖數十年來始終維持著「經濟至上主義」,政策利益倒向財團的結果,十年就掏空過去半世紀一點一滴累積的奇蹟,也吞蝕掉年輕世代原本應該擁有的希望。看著報紙寫的碩博士生找不到工作,也必須爭破頭擠進清潔隊捧公家飯碗,我就憂慮一對就學中的子女,出社會後工作會順利嗎?會不會領著低薪還要害怕失業?又或者被迫接受勞力輸出的命運?唉,像我們這般普通又無家世背景的父母,怎會不擔心子女的未來?

如果財團化、貧窮化及少子女化的擴大無法中止,除了含著金湯匙出身的菁英及富二代、富三代,我實在想不出來我的兒女們有什麼資格擁有黃金十年?況且十年後他們就會面臨《崩世代》所預言的未來。我想,到時唯一會令我好奇的是,對財團有著巨大貢獻的政客及官員,他們的子子孫孫,又會過著什麼樣富裕而美好的生活?

蘇凱蕊序/讓「人為的美麗世界」到來吧!

文/蘇凱蕊
1975年生的單親媽媽,育有兩女

身為我輩世代非常普遍的職業婦女,碩士學位的相對薪資不如預期,尤其是一路從大學唸上來的同期,大部分都很有危機意識,在學時即高考及格或考取專業證照,獲得足以養活自己與父母的基本收入保障,至少不用靠工作可能更不穩定的另一半。

我的父母是典型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的受益者,當時正值壯年的他們,fast money也在緊接著的泡沫經濟中化為烏有。即便還留點身邊的生活錢,雙卡風暴催眠式地魅惑他們盡情勉懷美好時光(最快就是透過消費方式與心態的改變),也很快把最後的金融信用耗光,簡單說,就是連骨頭都被啃乾淨了。

身為子女,眼見上一輩在台灣經濟的流轉裡浮沈,守財成為根深蒂固的觀念。他們經過年少時的物質匱乏而選擇白手起家,親身參與台灣的經濟奇蹟,即使沒有移民,「只要努力就有機會、就有飯吃」的觀念仍清楚地在每日生活傳承,深植我心。而今等我自己長到他們當初的年紀,事情完全不是那回事。

教育程度不再是生活的保證,因為社會上的工作機會可能已經少一半。「實力原則」的標準早該重新定義,更何況還有虎視眈眈、宛如螞蟻雄兵般又便宜到死的426?如果開放是全面性的,為何獨厚對岸?如果沒有善用納稅人的錢改善生活環境,吸引來的也只是貪圖低工資、暫留型(污染型),而非想定居經營的外資,惡性循環之下,台灣是不可能發展出對本土友善尊重、真正融合式的「國際化」。

政府的角色?是問10個有9個搖頭,剩下1個是根本不看新聞、連行政院長是誰都搞錯的好野人第二代。是的,對於政治我們都曾懷有期待,至少不排斥、不冷感。但當生活的重擔在肩,連晨間新聞都只充斥著政治口水、社會刑案與名流八卦時,有些同輩們轉而投入金錢的競逐,認為全球化的時代就是要順應這樣的遊戲規則,把錢賺到手再說。另一些人選擇相對穩定的公部門或竹科高科技產業(跨國公司),幾年後傳回來的消息,竟是大家爭相報名昂
貴的心靈課程班,說服自己「用青春血汗換取提早退休」的神話。

再回到我身上。我的同窗姐妹們結婚的比例約是五分之一到二,選擇結婚是為了與「心/性伴侶」牽手共度人生,而且要趁理智尚未清醒時快結;選擇同居是因為婚姻伴隨而來的經濟負擔(包括生養子女)可能影響彼此生活品質、進而腐蝕感情,何況還有兩家族細膩的規則要遵守與磨合;選擇單身快活的,除了偶爾的寂寞要適應,其餘的部份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那般清爽無憂。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想將近一半的已婚女性都會坦承說「一個人生活時比較好」!

我當初選擇結婚而且還嫁給警察,就是希望此生不再如父母般起伏不穩。沒想到基層員警竟也是雙卡風暴下的大宗債務人,我想應該還沒人去實際調查過,公部門中有多少背負龐大卡債的雇員。想來其實合理,在消費金融業務大肆推廣時,他們光靠這份職業頭銜就有一堆銀行主動找上門,拜託他們借錢去用,反正再糟也只是直接扣薪水,不會丟工作。總之,最後我選擇帶著孩子離開婚姻,因為我深信:有快樂健康的媽媽才有快樂健康的下一代。所幸我的職場生涯沒中斷,還能以語言專長接點零星案子增加收入。身邊很多人質疑或觀望,不論善意或惡意,都想看看單親媽媽帶著兩孩子如何活下去。這要先談「生、養、育」孩子這件事。

以我大女兒班上為例(台北市公立小學),24個小朋友裡約有5個獨生子/女,2個是家裡3小孩,大部分跟我們一樣是2個小孩。約90%的孩子必須花大錢上課輔/才藝班(校方自辦或附近民營)一直到6、7點,以便父母下班後接回家。而小女兒跟姐姐一樣,很幸運抽到簽能進入公立托兒所就讀,所長還是我研究所時期的前輩舊識,理念與信任基礎都有,學費負擔也少很多。目前每月收入大約三分之一必須花費在孩子的教育,另外二分之一是房租(30年公寓)、剩餘的才是吃、喝、用等生活雜支,可以想見每月的收支是相當吃緊的,況且還要向銀行分期攤還婚姻生活期間所共同累積的債務(因為前夫當時的經濟狀況已自顧不暇),以及照顧同住的父母。但最有壓力的還是每年的報稅季節,過去夫妻強制合併申報時,前夫被銀行強制扣的薪水仍然算做收入,因此每次繳的稅金總居高不下。如今房東還是不給報房租支出以避稅,父母也不一定讓我或其他親戚報撫養,即便我每月收入只有4萬多、無任何不動產,也無法符合台北市的單親媽媽福利補助。

何不移居、買房來穩定生活?這樣的問題,顯然是沒有餓過肚子的人問的。移居的高額成本包括搬家、換工作、換學校等,以及後續長遠對家庭生活的影響與變化,都是步步維艱、需要深思熟慮的,不是率性卻不切實際地一個人行李捲捲就浪跡天涯、高枕無憂。而買洗衣乳還要精算省幾塊錢的當頭,買房不只是個天方夜譚,還可能是個殘忍的笑話。長輩們可能會關心地主動安排「認識醫生或律師」,希望我有了「提款機」型另一半就是幸福靠山,殊不知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啊。

最近有個煩人黏膩的廣告,女星回答鏡頭「10年後?希望自己越來越漂亮吧……現在就要開始儲存美肌力」。不禁讓我感慨:「30年後?希望我們都能生活在更和平、公義的社會吧……但現在要開始儲存什麼呢?」若是大環境的崩壞成為不可避免的未來,為了孩子們的未來,我們能開始積極做些什麼呢?台灣勞工陣線這本書所揭示的道理,也許可以給我們這一代更長遠、負責任的思考角度,「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

在我心裡是有個圖像的……30年後剛好我大女兒就是我現在的年紀,她可以選擇安心帶著孩子或另一半,走在寧靜的社區公園,不用擔心隨時會失業、治安敗壞、族群衝突、政府破產,還有怎樣都清不完的滿地狗大便。我希望那是一個文明自律、和平共生的世界,一個人類歷史不斷重蹈戰火覆轍、尚未達到的境界。所謂「人為」就是人造成的,也就是人做得到的。既然那麼多的破壞、災害都是人為的結果,何不讓我們一起努力,讓「人為的美麗世界」到來吧!

羅映儒序/七年級後的崩世代

/羅映儒
作者為七年級後段班,現在就讀於大學四年級

「台灣」一百歲了,而我還只有「他」五分之一的人生歷練一樣還在學校裡翻滾熱忱、彈跳青春的你,想必也有聽聞過不少撼動國際間的大事吧?從挪威的極右派份子槍擊事件、英國倫敦的示威遊行、以及美國紐約的佔領華爾街活動,是否掀起了你心中那一小波的漣漪呢?在今年參加「五一反貧困大遊行」的時候,看著長長人龍佈滿台北鬧區的街上,共同為著同一理念、同一訴求在表達自己的權利,當下,是被那樣慷慨激昂的情緒感染,並且感動;另外,七月也隨著勞陣的團隊,赴勞委會聲援基本工資的調漲,高舉立牌、吶喊著勞工權益,而這樣的誠摯沸騰來自於一般民眾的悲憤與束手無策。因為,我跟翻開書頁的你們一樣,素昧平生、渺小平凡,只是,我想締造一些盟友,能夠併肩伸出胳臂,關心正在呼吸的台灣社會,究竟是哪裡堵塞了?

也許,內文裡頭的部分文字有些言之過重,或是部分的專有名詞讓你難以意會,有種危言聳聽的不自在感。可是,一位大學生因一時興起,蓄意阻撓正在急救的救護車,馬上就能透過社群網站人肉搜索出來;亦或者,透過網路分享及連載的任一欲向社會討伐正義的事件。同樣是據理力爭的社會公義,勞陣只是多用了許多文字和耐心,試圖想告訴你,「某些時候,新聞媒體上出現的數字與標語,並非是你認識這個社會的唯一方式,因為,他經常是詞不達意、言不由衷的」;試著讓自己多去思辯看看事實背後的真理,如同我們明白飲水思源的道理一樣,當今天自己逐漸成為總體經濟發達下的廉價犧牲品時,不妨儲備起更多的知識戰力、勞動武力來與大鯨魚對抗。

甫隕落的蘋果創辦人史蒂芬賈伯斯,曾在哈佛演講時,提到影響他至深的一句話,「如果你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過,總有一天你會證明自己是對的。」因為當我們在面對死亡時,只會留下真正重要的東西;期盼你不要等到尊嚴落地了,才看見鞏固自身權益的重要。另外,也別急著忽略了他前段演說所提及的,「你不可能有先見之明,只能有後見之明,因此,你必須相信,這些小事一定會和你的未來產生關聯。你必須相信--你的勇氣、天意、生命、命運等等。」提醒你放下那顆置身之外的窄心,因為誰都無法保證,日後的生活是否能依舊安然無恙。

如果你也同樣的關心著,這塊還在努力捍衛純潔、不懼銅臭味汙染的璞玉,歡迎一同成為崩世代的拒馬,將財團化、貧窮化、少子女化矗立在我們的國家之外。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中國時報 開卷) 書 話題-崩世代!危機近在眼前


文/中時記者 黃奕瀠

近來歐債危機新聞四起,預示著新自由主義橫行的「全球化」的風險和劇變,而青年世代才剛踏進社會便得承接這種崩毀,他們甚至什麼都還沒開始,便要面對失敗。於是,「占領華爾街」帶起的效應,是他們的反抗,也是他們的怒吼。而台灣,並未置身其外,失業、無薪假、過勞、薪資未漲、工作貧窮化,甚至無力生養後代等等問題,都宣告了再不面對新自由主義以及財團勢力超過政府等現象,一個「崩落世代」在20年內將會來臨。

20年來全球化的侵蝕
台灣勞工陣線繼1999年出版《平等的承諾──台灣勞工的主張》,扣下一連串勞動法修立法工程的板機後,今年再度出版《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延續勞工政策白皮書中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主張,回應當前更趨複雜的議題,提出新的政策藍圖,並且呈現過去20年來,台灣在新自由主義的侵蝕下,各項結構不正義和財團化的形成,包含倒退的「租稅正義」,「窮累」的勞動過程,以及「少子女化」對社會的衝擊等,刻劃出勞工在這個不正義社會中的處境。

新自由主義的基本信念就是「地球是平的」,國家要盡可能減少對商品貿易和生產要素的直接間接管制,亦即:「市場都是好的,國家都是壞的,後者最好只負責保障市場交易安全。」書中以鴻海集團在巴西投資平版電腦為例指出,富士康在巴西120億美元的投資案,將為該國開創10萬個工作機會。對有六成失業率的巴西來說,這不啻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禮物可不是免費的,巴西政府得以一大堆基礎建設和優惠來換,這些優惠將會降低富士康的生產成本,而巴西不到一個月就通過各項稅法修正案,就只為了換來龐大的就業機會。這是新自由主義橫行20年的原因。

導致財政赤字與國債惡化
此一現象,也反映在台灣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存上。「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租稅禮遇」,以及因為財團的要脅(財團竟然連買冷氣都可以抵稅),政府各種改革和政策節節退守,造成諸多的不公平。

新自由主義所造成的「崩世代」,書中這段文字具體點出了其中的因果:「新自由主義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在國家政策的層次上,財團化會導致政府不斷向資方讓步,給富人減稅,甚至給受僱者增稅,租稅越來越不公平,間接引發政府長期財政赤字與國債惡化,公債擴張等於是將今天的公共開支轉嫁給未來的後代子孫支付,更荒謬的是,這些後代可能生不出來!」

浮濫的租稅優惠侵蝕稅基,國家財政發生災難。2011年,我國稅賦依存度只剩下57.4%,表示政府每花100元,只有57元來自稅收,其餘的43元靠變賣祖產、國營事業繳庫,更主要靠舉債來籌錢。而政府的作法,竟然是強制土地徵收或「以債養債」的園區開發,一連串環環相扣的惡性循環,簡直是惡夢。連美國富豪巴菲特都說:「清潔工的稅率比我高。」美國總統歐巴馬於是開始向富人增稅,但台灣政府為了選票和財團威脅,遲遲不動。

工作不再是脫貧的機會
而「工作貧窮化」及「工作崩壞」,也是崩世代遇到的大問題。在許多人心中,有了工作便得到脫離貧窮的機會,然而,在這個時代,除了面對產業外移、失業率高升的狀況外,非典型就業範圍也擴大。所謂非典型就業主要包括從事部分工時、定期契約或人力派遣三大類工作者,他們的工作不僅得不到保障,甚至會發生低薪或超時等剝削狀況,與失業者共同成為台灣的新貧階級,在勞動法規不完整的情況下,甚至過勞或工殤都會更將他們推到地獄。

《崩世代》這本書不僅點出問題,更給予方向藍圖。例如,「為富人加稅,為窮人加薪」、「從家庭和工作兩方面雙軌進行改革,從消極協助安貧到積極協助就業,以及調整合理基本工資、平等勞動待遇」等著手。最後一章〈創新福利國〉,便提綱挈領指出改變的機會,在「把國家找回來」的大方向中,創造一個福利國,其不僅能促進就業式經濟成長,搶救製造業版圖,還將福利服務公共化。除此之外,還得重新檢討經濟、勞動政策,並且加強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挽救一個崩世代的來臨,hold住我們國家的未來。看看其他先進國家正面對的危機,我們能不警覺嗎?

原文網址:中時電子報 書 話題-崩世代!危機近在眼前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財訊386期 報導) 從台灣奇蹟到台灣崩壞 工作消失中!

文/紀淑芳

工作條件在崩壞中!終身雇用制幾乎成為絕響,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找不到全職工作,變成打工、派遣一族,然後像慢性病一樣逐漸淪為窮苦族、窮忙族甚至過勞族,當台灣勞工的人生面臨崩壞危機,台灣社會也跟著崩壞ing了。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花兒哪裡去了?)是六○、七○年代被視為反戰精神的代表歌曲,唱出那個時代人們的憂慮與恐懼,如今,身處在全球產業分工下的地球村民們,可能要更換歌詞,改唱起Where Have All the Jobs Gone?(工作哪裡去了?)。

全球經濟失落 科技業也要「看天吃飯」
感覺才剛挺過二○○八年金融風暴,眾人仍驚魂未定,歐債危機又把全世界打入十八層地獄,這回的經濟空襲警報從嗚咽轉而淒厲,引發的失業骨牌效應更勝以往,九月間出刊的《經濟學人》便試圖描繪西方世界的失業地圖:老大哥美國失業率達九%,換算有一千四百萬人失業,如果加上一千一百萬處於不充分就業人口,相當於德州的人口規模;西方世界失業率最高的西班牙,失業率超過二一%,沒有工作的人數相當於馬德里和巴塞隆納的總人口。如果再將所有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失業的四千四百萬人聚集一起,相當於西班牙總人口這麼多。失業的魔爪,掀開這些西方富裕國家的潘朵拉盒子,各種社會問題傾巢而出。

當西方老大哥自身難保、歐豬小老弟們輪流送進加護病房,身處全球產業競爭核心風暴圈的台灣科技業,首當其衝,○八年二十餘萬人放無薪假的夢魘,再度席捲而來。勞委會統計,截至十一月中旬為止,全台近五十家企業、五千多名員工實施無薪假,而民間版公布的數據,比官方通報高出六倍之多!「無薪假」已然成為讓台灣勞工頭皮發麻的關鍵字,最新民調顯示,六成四民眾當前最關心的議題,就是無薪假。

「科技業現在比靠天吃飯的農業還要不穩定了!」有人發出這樣的感嘆,這個曾經被喻為爆肝但至少多金的行業,如今從業人員都得配備一副超強的心臟,面對巨變,九月底,科技大廠廣達便因黑莓機製造商RIM大砍代工訂單,揮刀大裁近千名作業員,開了業界第一槍。十月初,英業達也因美國惠普放棄生產平板電腦,裁員毫不留情。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指出,ICT產業已由具成長爆發力的新興產業,逐漸淪為高度循環性的成熟產業,隨著台灣經濟全球化愈深,外來衝擊的頻率與幅度也逐漸增強;從歷史紀錄來看,全球景氣循環的次數,由一九七○年代的一次、八○年代的二.五次、九○年代的二.五次,到二○○○年代出現三次(兩次全球性的網路泡沫及金融海嘯),二○一○年代方始,歐債危機便襲擊全球經濟。

面對愈來愈頻繁且難以預測的全球經濟劫難,當它突襲時,地球村公民很難躲得掉。一位竹科人資人員即坦言前陣子睡不好覺,雖然他公司所屬的產業尚未受到波及,老闆卻已交代先提人力評估報告「以備不時之需」,屆時究竟該提議放無薪假、讓所有人繼續有工作?還是裁掉一些人,保住其他人飯碗?他陷入掙扎。「在這樣的產業循環中,科技人如果不想辦法在自己專業上求精進,在職涯裡被裁員個兩、三次,不是不可能,」他說。

擔心失業難翻身 員工對惡質老闆也姑息
就在科技業陷入一片風聲鶴唳當中,十月中旬,傳產業這頭傳來太子汽車員工發動全台罷工。太子汽車老闆許勝發、許顯榮父子先是涉嫌掏空,引發集團財務危機,今年中許顯榮嫁女兒大搞排場,卻連續欠薪十個月,員工終於走上街頭。

諷刺的是,十幾年前國產汽車發生負責人張朝翔掏空公司資產,最後宣告破產,當時有大批國產員工轉而投效到太子汽車任職,沒料到再度「遇老闆不淑」。五十四年次、在太子汽車擔任檢驗員的陳先生,便兩度「中獎」,他無奈地說,「努力工作也沒有用!但碰到了也沒辦法!」陳先生工作的檢驗廠因執行長期合約,持續有現金進帳,因此「只」被欠了四個月左右的薪水;儘管罷工中,他竟然還在工作,他的想法很簡單,只要「不被欠薪超過六個月,未來工資墊償基金都會付」,能多做一天算一天。

勞陣祕書長孫友聯透露,從兩三年前起,太子汽車老闆便開始未按時給薪,但當時員工仍在觀望,擔心中年轉業不易,所以員工即使被欠薪、得借錢過日子,仍咬牙「等看看」。

太子員工對老闆的姑息、對勞工權益的隱忍,旁人看來覺得不可思議,卻是台灣勞工「焦慮失業」的一種縮影:一旦工作不見了,便很難翻身。施易(化名)就是一個例子。

施易在金融海嘯時期離職,原先自忖學經歷不錯,再找工作不難,怎麼也沒想到中年轉業處處碰壁,從此被打入長期失業名單。由於勞委會針對中高齡等對象推出就業啟航計畫(前三個月雇主可以獲補助一七二八○元,後九個月補助一萬元),施易的朋友開公司,主動提議可以「假聘僱」,但申請補助除了得填寫許多文書表格,錢又遲遲沒核撥下來,朋友的公司原本就經營困難,每個月還得先行代墊勞健保費,施易不好意思開口討「薪水」,只好繼續借貸度日。

全職減少、非典型工作增加 工作崩壞現象 有擴大之勢
數字會說話,台灣人的失業風險持續升高,金融海嘯後,○九年失業率衝上五‧八五%,平均失業人數近六十四萬人(較前一年增加近十九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若拿一○年和二○○○年相比,平均失業週數多六週、失業超過一年者增加近五%,顯示長期失業趨勢惡化,已成為台灣勞工的夢魘。

台灣人就業為何愈來愈困難?
資本外移與產業轉型是兩大主因。文化大學勞工系副教授李健鴻在勞陣新出版的《崩世代》一書裡指出,一九八○年代後期,傳統製造業首先外移,二○○○年後,科技產業也陸續跟進,過去十年來,台灣製造業的海外生產比重已增加三倍,導致國內的就業機會大量減少,首當其衝的是工廠作業人員、中低階管理人員,結構性長期失業者大增。

原文網址:自386期《財訊雙週刊》

《崩世代》臉友會台北場




時間:2012123 下午2-5

地點:Rebirth咖啡廳B1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619號)

主辦單位:台灣勞工陣線 獨立青年陣線

協辦單位:台灣教授協會

主持人: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

與談人: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 李建鴻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專員 王兆慶

議程:
時間
議程
講者
13:45-14:00
報到

14:00-14:10
崩世代的危機與轉機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孫友聯
14:10-14:50
工作崩壞三部曲
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 李健鴻
14:50-15:30
少子女化與我何干?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專員 王兆慶
15:30-16:40
綜合座談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孫友聯
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 李健鴻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專員 王兆慶
16:40-17:00
交流時間

(NOW NEWS 報導 ) 批馬自誇經濟 學者憂:台灣恐「世代崩壞」、「希臘化」

總統馬英九日前表示他已經「改變台灣」,讓經濟回歸常軌。然而,國內學者23日指出,台灣勞工遭受剝削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年輕人負擔加重,加上財政赤字問題嚴重,台灣恐淪為「下一個希臘」。

馬總統出席美國商會時指出,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達10.88%,通貨膨脹率較香港與新加坡為低,「痛苦指數」(misery index)是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而今年平均國民所得亦可望達到2萬美元。

馬總統以數據為證,打出經濟政績牌爭取連任,但學者對經濟現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台灣勞工陣線23日舉辦《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新書發表會,作者群包括中研院社會所助理研究員林宗弘、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專員王兆慶與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等人都出席。

學者指出,藍綠兩黨執政時皆大力為財團減稅,讓資本家獨享經濟成長的果實;相對地,基層勞工得不到合理薪資,導致貧富差距加大、年輕人養不起下一代。學者憂心,若政府不趕緊改善此結構性問題,台灣恐將面臨「世代崩壞」危機,甚至步上希臘後塵。

林宗弘指出,台灣社會現正面對貧富不均、人口老化、少子化與財政赤字等隱憂,恐會在2025年至2030年間爆發財政危機。王榮璋則批評,台灣政府「以債養債」,不斷加碼社福政策以擄獲選票。他警告,執政者再不提出因應之道,台灣再過20年就會「希臘化」。

原文網址:NOW NEWS 批馬自誇經濟 學者憂:台灣恐「世代崩壞」、「希臘化」

(YAHOO 奇摩) 新聞辭典/崩世代

崩世代指一個貧富差距極大,年輕人無力供養父母子女,以致整個世代崩壞的年代,「崩」除了代表世代崩潰,也象徵憤怒與爆發,由台灣勞工陣線提出。

台灣勞工陣線出新書,以「崩世代」為題,控訴台灣藍綠政黨都把財團利益擺中間,勞工權益放兩邊,造成所得分配不公,青壯年勞工生不出下一代、養不起上一代,導致世代崩壞;預估2030年,台灣恐邁入「崩世代」,成為下一個希臘。

原文網址:YAHOO 奇摩新聞辭典/崩世代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Café Philo 哲學星期五@台北】之《 下個世代,你的決定 !? - 淺談「崩世代」 》

活動報名網址:點此

時間:11月25日 · 19:30 - 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每一個世代都存有每一個世代的危機,
而下一個世代,又將面臨著什麼樣的危機?
 

當失業率持續攀升,當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當國家債台高築,而人口卻逐漸衰減時,你能想像,未來,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嗎?而當前的台灣,正面臨著「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這也是台灣勞工陣線在日前所發表的《崩世代》中,所擔憂的景象!

本週的【Café Philo 哲學星期五@台北】,便將邀請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先生,一同就《崩世代》與「我們的未來」進行剖析,並談談台灣在面對如此大的危機時,該如何進行轉變。本週五晚間七點半,歡迎各位朋友一同到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與我們共同思索未來的願景!

【主持】酥 餅│知名網路部落客
【與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主辦】
青平台
【協辦】TWFuture

更多的活動訊息,請至  青平台活動官網

(公視 報導) 不解決貧富.國債.少子 當心"崩世代"

(2011-11-23 11:56)  公視午間新聞  記者林靜梅徐啟峰台北報導


歐債危機席捲全球,希臘、西班牙等國高失業率,引發民眾抗議不斷的場景,看起來好像離台灣很遠,不過有學者警告,如果台灣再不拿出好的對策,因應貧富差距,少子化,以及國債債築高台等問題,再過十五年,台灣恐怕也會變成希臘等國,而首當其衝就是現在五年級後段班到七年級的這一代,變成所謂的"崩世代"。

希臘、西班牙這些國家負債累累,經濟面臨崩潰,動輒20%的高失業率,人民找不到工作,貧窮化情況雪上加霜,因此不斷走上街頭抗議。社會不安、貧富差距擴大,有學者警告,這樣的情形,恐怕在十五年後,也會在台灣社會上演,中研院學者指出,政府不斷減稅,少子化情形惡化,國債不斷攀高,現在的年輕人將進入崩世代。

民間團體出版新書「崩世代」,要讓社會大眾了解,台灣的處境相當令人憂心。稅改聯盟更指出,國家不斷舉債,到明年負債就破五兆了,光利息一年就要還1300億,而現在的政府一年稅收,只有一兆六七千萬,台灣根本沒有本錢亂花錢,這些負債也都要現在年輕一代來揹。

學者和民間團體都痛批,從老農津貼到各種津貼的加碼,這樣花錢,根本無助於健全福利制度。而這次總統大選也完全看不出,藍綠兩黨參選人,提出有前瞻性的社會政策,只看到雙方為了選票,拼誰會開支票。照這樣下去,到了2030年,黃金十年不會實現,只會出現苦哈哈的崩世代。

(聯合晚報 報導) 團新書 今舉辦發表記者會

【聯合晚報╱記者張博亭/即時報導】 距離總統大選剩不到2個月,選戰議題仍持續聚焦在藍綠候選人的個人操守。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林宗弘強調,領導人應該檢視公債累積、少子化及貧窮化對社會的衝擊,而不是持續提空泛的口號政策。
 
台灣勞工陣線邀集各領域專家或學者,出版《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一書,今天正式發表,並寄給包括馬英九、蔡英文及宋楚瑜等三位總統候選人。這本書認為,最遲到2030年,也就是「六年級生」退休之際,台灣將面臨如希臘或西班牙等國的政經危機,最主要是朝野在經濟發展策略上仍有志一同的採取「新自由主義」核心模式,毫無節制的減稅,造成國家財政的惡化。
 
有別於過去一些形容世代的名詞包括「草莓族」、「Y世代」,「崩世代」 (BOMB Generation)其實是一種現象,代表台灣青壯年一輩因為扛國家財政赤字而造成貧窮,或面臨少子化情況,跨世代的崩潰瓦解。台灣社會目前正面臨舊貧與新貧的雙重問題,舊貧指結構性失業,仍沒有解決,甚至雇主發明出無薪假,將經濟市場及營運風險全部轉嫁給勞工。另外,新貧的部分則是指現代人窮忙,收入入不敷出。台灣勞陣祕書長孫友聯表示,崩世代不僅指正在扛財政赤字的5到7年級生,也可能代表整個社會的沉淪。
 
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表示,執政黨官員不應該掩飾台灣國債隱藏的數字,此外,兩黨也不應該一味的無限制加碼津貼,只為了選票,而是應該去檢視最根本的社會問題。
 
《崩》書除了對社會提出警訊外,也有一些建議,只期盼總統候選人不要再打烏賊戰,而是回歸民生需求做全盤政策檢討

原文網址:聯合晚報 勞團新書 今舉辦發表記者會

危機的預言,《崩世代》來臨!?

危機的預言,《崩世代》來臨!?
2011/11/23 新書發表會新聞稿

    2012年大選激烈交鋒中,但卻看不到社會價值的辯論與反省,不管執政還是在野,都一致地「對弱勢發現金、對財團給好處」,政府似乎成了候選人的提款機。台灣勞工陣線長期秉持著對台灣基層勞工處境的關懷,於總統大選如火如荼進行之際,特別出版了《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一書,深刻地批判了台灣近二十年來在「新自由主義」的經濟發展意識型態主導下,所帶來的國家危機,本書更希望能引發民眾對於「我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的價值省思,更期待三黨總統候選人能重視本書所揭露的危機,並提出解決之道。

    《崩世代》是在台灣勞工陣線的邀集之下,由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林宗弘、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李健鴻副教授、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張烽益執行長、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洪敬舒、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王兆慶等人撰稿,這些年輕一輩學者與社會運動前線工作人員共同集思廣益,對台灣三大社會趨勢在全球化與財團化影響下政府減稅與公債累積、工資停滯與貧富差距惡化,以及高齡化與少子女化的嚴重程度進行評估。

    本書認為最遲到2030年,也就是所謂「六年級生」退休之際,台灣將會面對今日歐洲如希臘與西班牙等國的政治經濟危機。面對藍綠惡鬥缺乏對社會議題之關注的2012總統大選,呼籲台灣社會應該立即推動公平賦稅、搶救貧窮與促進生育的相關政策。本書共分五章,第一章呈現台灣面對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衝擊的數據、第二章討論財團化之下的的減稅與債信危機、第三章呈現台灣工作貧窮與過勞死的現象、第四章討論少子女化與人口老化的嚴重衝擊,最後一章提出社會政策改革的建議。

    台灣勞工陣線指出,雖然兩黨在政治、統獨的議題上有所不同,但在促進經濟發展的策略上卻有志一同的採取「新自由主義」核心模式,即毫無節制的減稅,並相信養雞終究會生蛋,雨露均霑的受益。但事實上,最終結果不僅造成國家財政惡化、債台高築,更擴大了貧富差距。台灣勞工陣線藉由本書宣示了:「我們的責任是洞悉未來,並且改變未來」的決心,期待本書的出版,能開啟台灣下一個世代的願景藍圖。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崩世代」來臨!台灣勞工「窮忙」、「窮苦」到「窮累」的宿命

按編:本文為勞工陣線孫友聯秘書長發表於2011年11月2日新台灣國策智庫民調發表記者會

  近日來,「無薪假」這個在2009年讓台灣勞工受盡苦難的「雇主違法行為」,又悄悄的佔據了新聞版面,成為社會關注的議題。許多企業在面臨景氣的波動,無視過去一年來的獲利,開始強迫勞工休假,甚至食髓知味的以「無薪假」的方式來因應,將所有的景氣風險轉嫁給勞工;有些企業則視勞基法法定解僱事由於無物,違法「裁員」,更有大老板大言不慚的說「無薪假是最好的安排」、「無薪假是經濟結構下的必然狀況」,給人「賺錢老板英明、賠錢勞工受難」的感覺。

  然而,台灣未來幾年的景氣是否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所言:「看不到春燕」,從最近國內外的氣氛來觀察,的確讓人有感到憂心。除了政府遲遲無法掌握的「無薪假」實況外,企業裁員事件頻傳,就業者和失業者的處境一樣艱難,前者面臨勞動條件不斷向下,各項就業風險隨之提高,例如所得短少、過勞死等;至於後者,雖然主計處公布九月份的失業率下降至4.28%(八月份為4.45%),但失業週期拉長、長期失業人數增加,以及非勞動力人口暴增等隱憂卻浮現,實為政府在樂觀之餘不得不警惕的問題。

  日前,出席新台灣國策智庫的一場民調結果發表記者會,從調查結果我們不難看出一般社會大眾,無論是否為政府統計定義中的「就業者」,對於當前台灣就業環境的感受,以及未來的就業展望都普遍悲觀。以下,筆者將以第一線工作者的觀察來加以對應分析,希望能夠提供政府未來施政之參考。

  首先,高逹71.5%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台灣的失業問題「很嚴重」和「嚴重」,不僅反映了民眾在高就業風險下的恐懼,更突顯政府與民眾對於當前台灣失業問題有極大的落差。根據10月24日主計處所公布的失業率調查,九月份的失業率持續下降,照理社會對於就業處境不應如此「悲觀」,因為從歷年的經驗觀察,十月和十一月的失業率應該會持續的走低。然而,社會對於就業的悲觀亦非空穴來風,尤其是在無薪假和裁員風波蕩樣之際,許多企業經營者看壞未來的景氣,主計處亦持續下修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就業的不確定性將更加明顯。而這份民調中,受訪者看壞未來半年景氣者,亦高達48%。

  其次,「非常擔心」和「有點擔心」未來半年個人或家人會被迫放無薪假、或是被迫失業者,亦高達53.5%。依勞基法的規定,所有休假都應給薪,無所謂無薪假,然而,2008年至2009年,台灣先後面對停滯性通膨及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企業普遍違法的以無薪假將景氣的風險轉嫁勞工,最高峰有近120萬受衝擊,對於後來台灣的就業環境和勞動關係影響甚鉅。然而,在那次的無薪假風波,政府非但束手無策,行政院長吳敦義一席「無薪假可以得諾貝爾獎」,不僅引發勞工團體的強烈反彈,認為這將助長了企業隨意違法的歪風,使得勞動法制的尊嚴更加淪喪。果然,在這一波景氣波動中不少企業不顧勞工法定權益又故計重施,終究引發社會普遍的恐慌與不滿。

  另外一個筆者關注的命題,高達77.7%的受訪者認為馬政府三年多來,台灣的富人與窮人之間的「很嚴重」和「嚴重」。這絕對是當前政府及明年總統大選各組候選人必須正視的問題,即民眾對於社會貧富差距擴大,以及貧富不均問題的焦慮。基本上這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來加以討論。其一,台灣近二十年來的不當減稅政府之下,造就了台灣社會的「財團化」,不只許多資本利得不用繳稅,從過去的「促升」、「獎參」,到前年通過的「產創條例」,減稅成為台灣政府維持企業生活唯一的選項,最終造成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局面。其二,以薪資水準來觀察,2009年的實質平均薪資40,371元竟然已低於1997年的41,356元,雖然2010年的實質平均薪資已有爬升,但也約僅為12年前1998年的41,935元。扣除掉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後所得到的實質平均薪資成長率,卻赫然發現,薪資的成長遠遠比不上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上揚。相較於1995年,2010年的薪資反而負成長9.7%,在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更因為實質平均薪資衰退再加上物價指數的快速爬升,而出現了負成長13.20%的驚人數字。

  今年,主計處公布台灣有103.8萬的勞工薪資低於兩萬新台幣,根據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李健鴻教授的分析,去年更約有73萬勞工薪資在基本工資之下,再再的說明薪資所得者與那些靠資本累積財富者的差距,越來越大。因此,近57%的受訪者認為馬政府的施政「對財團較為有利、擴大貧富差距」,可以理解。但筆者認為,近二十年來台灣政策上偏向「財團」的事項,也是未來必須要挑戰的問題。

  11月1日,國際勞工組織(ILO)提出警告,全球經濟已瀕臨再次陷入更嚴重就業衰退,進而觸發社會動蕩的危險邊緣,已開發經濟體的就業狀況必須費時至少五年,才可能回復金融危機出現前的狀態。這樣的警訊和本次的調查結果不謀而合,突顯了當前高就業風險之下大部份基層民眾普遍的焦慮,因此,政府如何有效的管理就業,並透過全面性的租稅改革,充實國家財政應因應人民可能遭遇的各項風險,可能是接下來有志成為台灣領導人不能迴避的問題。

  從這份民調的結果,以及筆者的長期的觀察,筆者擔心台灣將出現一個所謂的「崩世代」,這個跨年齡層、跨族群的世代,將處在一個就業極不穩定、低薪、高風險,但卻必須承擔更重的社會責任,淪落「窮忙」、「窮苦」到「窮累」的宿命,倘若這個預言成為事實,將嚴重傷害台灣社會的發展。

(立報 報導) 崩世代降臨 台灣困境全面解析

立報╱本報訊 2011-11-20 19:17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作者: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

出版社:台灣勞工陣線

ISBN:9789579804196

【本報訊】20年後,台灣因資本持續外移而產業升級失敗,過度依賴金融業與房地產造成經濟泡沫化並在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下崩盤,導致失業率追上歐美;政府偏向財團,為圖利財團而減少富人稅,加上解除金融管制與房地產炒作,使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直逼美國甚至追上香港,導致社會不滿與群眾抗爭,甚至造成犯罪行為的增加;人口萎縮,學校倒閉、內需不振、健保與勞保退休金破產,在人口老化與福利支出的壓力下,政府財政赤字將持續累積;公債持續累積以致引發資金外逃的地步,不得不求助於大量的外國資金;過去的族群政治問題尚未化解,引進新移民雖能減輕人口老化的衝擊,卻可能造成青年失業與族群衝突的惡化,以上,是你想看到的未來嗎?根據目前的各項數據與社會趨勢估計,在2030年前後,若出現另一波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台灣社會將會陷入如上困境。如果您與這些「杞人憂天」的社運分子以及學術工作者一樣擔心預言會成真,請一同來檢視本書的種種證據,並一起腦力激盪,認真思考搶救台灣社會的政策方案,從這一刻開始改變台灣的未來。

內文試讀: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 序(節錄)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的主要內容,試圖從如下幾個面向切入,讓讀者看到台灣勞工及社會面對的「真實處境」,倘若這些處境沒有改變,在不遠的未來,台灣將出現在一個「崩落的世代」,衝擊著台灣的永續發展。本書內容,大致如下:

首先,從探討新自由主義對於勞工及社會的衝擊,刻劃台灣社會未來面臨的崩壞危機,其中包括大量失業、貧窮懸殊、人口衰退、國家破產,甚至於出現部份歐美國家族群衝突的問題。運用大量統計資料的交叉分析,讓讀者理解過去20年台灣政黨盲目迷戀新自由主義的荒謬,以及在這意識型態作用下的危機。倘若台灣繼續以這個毀滅的路徑前進,難保在不遠的10年或20年,台灣將出現類似近日英國倫敦嚴重社會衝突的現象。

其次,透過對台灣租稅正義及財政紀律崩解的脈絡化瞭解,本書不僅要戳破政府減稅拚經濟的神話,更要標示出台灣「財團化」的政治動態。尤其,台灣歷經了政黨輪替,雖然兩黨在政治、統獨的議題上有所不同,但在促進經濟發展的策略上卻有志一同的採取「新自由主義」核心模式,即毫無節制的減稅,並相信養雞終究會生蛋,雨露均霑的受益。但事實上,最終結果不僅造成國家財政惡化、債台高築,更擴大了貧富差距。因此,本書從租稅負擔率、經濟成長率,以及失業率等發展趨勢分析,突顯過去20年政府毫無節制減稅圖利財團的動態過程。

第三,台灣勞工的「工作」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尤其是當政府在經濟發展策略上信仰新自由主義,盲從所謂國家競爭力的主流論述,加上台灣勞工在這20年來遭逢全球化及資本外移的多重衝擊,除了失業問題(包括長期失業)惡化,大量派遣及外包等低薪、不穩定就業的出現,勞動條件向下修正,許多勞工只能無奈的在失業或過勞死間作選擇。因此,透過官方統計資料分析,描繪台灣工作崩壞的具體圖像,並從中突顯現行各項政策或法規的缺失,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工資幾乎等於勞工唯一的經濟來源,工作崩壞而導致的工資不足,對勞工及其家庭的衝擊甚大,除了勞動法之外,也是社會福利體系應關注的問題。

第四,則是已為總統視為「國安層次」議題的少子女化問題。過去兩年,台灣在全球生育率的排名敬陪末座,蟬連生育率最低的國家。然而,少子女化問題的衝擊,反映在各級學校招生,亦或者未來的扶養比失衡、勞動力供給等問題,嚴重的問題不言而喻。為了鼓勵生育,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無不提供補貼或津貼了事,無視廣大受薪階級需要的是平價、安全的公共照顧體系,一味的以發津貼的方式,不但無法刺激生育,也無法修正過度商品化的照顧及教育體系。某種程度上,少子女化和前述勞動貧窮問題息息相關,因此,建構一個新公共化台灣,以有效解決台灣生育率低落的現象,將是未來國家領導人無法忽視的問題。

最後,回應上述的種種問題,除了在傳統勞工政策的範疇提出對策及修立意見,本書將嘗試觸及價值選擇的層面,藉由對於新自由主義之批判,以更鮮明的立場確立台灣未來的社會圖像,以建立一個公共性的新台灣。

原文網址:立報 崩世代降臨 台灣困境全面解析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時報周刊1761報導) 時周書評 好書嚴選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最佳代言人

《崩世代》代言活動開始了! 懇請各位幫忙
請各位身邊有崩世代的朋友 拍下一張您與崩世代的照片
寫下一小段心得或是推薦文
上傳到崩世代的粉絲專頁與您自己的塗鴉牆

請上Face book搜尋《崩世代》


勞工陣線秘書長 孫友聯:
反抗崩世代,勞陣邀你一起來
就像這樣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NOW NEWS 報導) 專訪/台灣財團化… 台灣勞工陣線預言:崩世代來臨!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近來,台灣財團化、貧窮化及生育率低的議題備受關注,台灣勞工陣線將在下周發行新書,預言「崩世代」即將來臨;勞陣秘書長孫友聯批評時政,盲目崇拜新自由主義,反對國家的干預,美化自由市場機制,主張減少對於商業行為和財產權的管制,所帶來的並不是政府所說的「雨露均霑」。

孫友聯11日接受NOWnews.com《今日新聞網》專訪時表示,台灣勞工陣線於1999年提出了「台灣勞工的主張」政策白皮書,針對當時百廢待舉的勞工政策及法律提出檢討和批判,並具體勾勒出勞工與社會政策藍圖,作為2000年總統大選的政策訴求。歷經兩次的政黨輪替,許多勞工法案的修立法工作逐一完成。

孫友聯指出,2011年的今天,台灣面臨的是另一個更趨複雜的問題,盲目崇拜新自由主義,反對國家的干預,美化自由市場機制,主張減少對於商業行為和財產權的管制,但是所帶來的並不是政府所說的「雨露均霑」,反而是財團化的誕生、「租稅正義」的消失、「窮累」的勞動過程,以及「少子女化」對社會的衝擊等,台灣人正面臨著一個無人可避免的「崩世代」。

孫友聯說,《崩世代:台灣財團化、貧窮化及少子女化的危機》一書試著跳脫出原本單純的勞工政策白皮書框架,將問題提升到價值選擇的議題上,對於新自由主義的批判,以明確的立場勾勒出台灣未來的社會圖像,重新建立起一個公共性的台灣。


原文網址: NOW NEWS 專訪/台灣財團化… 台灣勞工陣線預言:崩世代來臨!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崩世代 出版囉!

孫友聯序/《崩世代》的危機與轉機——我們的責任是洞悉未來,並改變未來

  《崩世代》的危機與轉機——
我們的責任是洞悉未來,並改變未來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孫友聯 序
  一九九九年,台灣勞工陣線(勞陣)以「平等的承諾」為主軸,提出了台灣勞工的主張政策白皮書,針對當時百廢待舉的勞工政策及法律提出檢討和批判,並具體勾勒出勞工與社會政策藍圖,作為二○○○年總統大選的政策訴求。然而,在那個年代,失業勞工領到失業給付者少之又少、職場性別平等沒有法律可以保障、高達百分之八十勞工對勞基法退休金望塵莫及、勞保也不能領年金、大量解僱沒有任何規範,而勞工團體最在乎的勞動三權也處處受限制。因此,《平等的承諾—台灣勞工的主張》,扣下了二○○○年以後各項勞動法修立法工程的板機。

  二○○○年,台灣的政治民主寫下新頁,民進黨陳水扁先生當選總統,完成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但在朝小野大的政治氛圍下,練習著政治民主化的習題。於此同時,《平等的承諾—台灣勞工的主張》一書中倡議的各項改革工程逐一啟動,其中包括台灣自主工會運動醞釀許久的「全國產業總工會」,終於在二○○○年五月一日正式成立,不僅打破了近一個世紀單一總工會的神話,也促使台灣的全國性總工會多元化發展;而各項勞動法規的修立法也陸續展開,包括「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二○○一年十月三十一日)、「性別工作平等法」(二○○二年一月十六日)、「就業保險法」(二○○二年五月十五日)、「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二○○三年二月七日)、「勞工退休金條例」(二○○四年六月三十日),以及國民年金法(二○○七年七月二十三日)等也相繼完成立法,並完成「團體協約法」(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的修法。

  二○○八年的兩場選舉,國民黨在國會大獲全勝,豪奪近四分之三的席次,再加上馬英九先生當選總統,國民黨完全執政。在新政府上台與舊政府看守的階段,立法院通過包括「勞動基準法」第五十四條延長強制退休年齡至六十五歲、「勞保條例」第十七條降低滯納金加徵比率及上限,以及「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納入定期契約勞工等修正。

  在馬政府上台後亦延續這一波改革的浪潮,陸續通過許多重要的勞動法案,其中包括確立了勞保老年、失能及遺囑年金化的「勞工保險條例修正案」(二○○八年七月十七日),以及修改「就業保險法」(二○○九年四月一日)以兌現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政見,同時因應日益惡化的失業問題,延長中高齡及身心障礙者的失業給付。此外,勞資爭議處理法(二○○九年六月五日)及工會法(二○一○年六月一日)的三讀修正通過,工會組織的自由化,以及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的建立,台灣正式進入了新勞動三法的時代。

  二○○○年以來,台灣雖歷經了二次的政黨輪替,但勞工政策的發展仍不脫「平等的承諾」所標示的路徑,因此,過去十年來,可謂為勞動法體系重建的「關鍵十年」。儘管許多修立法的內涵差強人意,更有包括勞基法適用範圍、各項社會保險(勞保、就保)涵蓋率過低,勞動檢查及就業安全體系功能不彰等老問題有待解決,但整體而言,勞動法體系大致完成初步的重建工作。

  就如同著名全球化學者貝克(U.Beck)所言,勞工面對全球化的衝擊,「早就不是工作問題,而是失業的重分配問題」。反映在過去十年台灣勞工的處境,國家對資本的快速外移束手無策、穩定勞動位置的持續流失,讓未解的老問題交織著新問題,成為下一階段勞動法體系再造與補強的依據。勞工除了要面對趨惡就業環境的新風險(就業不穩定、失業、過勞,以及工作貧窮等問題);更要面對各項生活必需消費過度自由化、商品化的衝擊,處境更顯艱難。因此,勞陣理監事會於二○一一年六月的第七屆第二次會議討論「勞工政策白皮書」提案時決議,延續一九九九年的政策白皮書中現今已完成與未完成的主張,並回應當前更趨複雜的問題,新的白皮書將嘗試再提出新的政策藍圖,引領下一個二十年的勞動政策發展。

  經過短短三個月的密集討論,完成這本《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跳脫了原本規劃中單純勞工政策白皮書的框架,而是藉由回顧台灣近二十年在新自由主義的侵蝕之下,各項結構性不正義及財團化的形成,包括倒退的「租稅正義」、「窮累」的勞動過程,以及「少子女化」對社會的衝擊等,刻劃出勞工在這個不正義過程中的處境。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的主要內容,試圖從如下幾個面向切入,讓讀者看到台灣勞工及社會面對的「真實處境」,倘若這些處境沒有改變,在不遠的未來,台灣將出現在一個「崩落的世代」,衝擊著台灣的永續發展。本書內容,大致如下:

  首先,從探討新自由主義對於勞工及社會的衝擊,刻劃台灣社會未來面臨的崩壞危機,其中包括大量失業、貧窮懸殊、人口衰退、國家破產,甚至於出現部份歐美國家族群衝突的問題。運用大量統計資料的交叉分析,讓讀者理解過去二十年台灣政黨盲目迷戀新自由主義的荒謬,以及在這意識型態作用下的危機。倘若台灣繼續以這個毀滅的路徑前進,難保在不遠的十年或二十年,台灣將出現類似近日英國倫敦嚴重社會衝突的現象。

  其次,透過對台灣租稅正義及財政紀律崩解的脈絡化瞭解,本書不僅要戳破政府減稅拼經濟的神話,更要標示出台灣「財團化」的政治動態。尤其,台灣歷經了政黨輪替,雖然兩黨在政治、統獨的議題上有所不同,但在促進經濟發展的策略上卻有志一同的採取「新自由主義」核心模式,即毫無節制的減稅,並相信養雞終究會生蛋,雨露均霑的受益。但事實上,最終結果不僅造成國家財政惡化、債台高築,更擴大了貧富差距。因此,本書從租稅負擔率、經濟成長率,以及失業率等發展趨勢分析,突顯過去二十年政府毫無節制減稅圖利財團的動態過程。

  第三,台灣勞工的「工作」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尤其是當政府在經濟發展策略上信仰新自由主義,盲從所謂國家競爭力的主流論述,再加上台灣勞工在這二十年來遭逢全球化及資本外移的多重衝擊,除了失業問題(包括長期失業)惡化,大量派遣及外包等低薪、不穩定就業的出現,勞動條件向下修正,許多勞工只能無奈的在失業或過勞死之間作選擇。因此,透過官方統計資料分析,描繪台灣工作崩壞的具體圖像,並從中突顯現行各項政策或法規的缺失,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工資幾乎等於勞工唯一的經濟來源,工作崩壞而導致的工資不足,對勞工及其家庭的衝擊甚大,除了勞動法之外,也是社會福利體系應關注的問題。

  第四,則是已為總統視為「國安層次」議題的少子女化問題。過去兩年,台灣在全球生育率的排名敬陪末座,蟬連生育率最低的國家。然而,少子女化問題的衝擊,反映在各級學校的招生,亦或者未來的扶養比失衡、勞動力供給等問題,嚴重的問題不言而喻。為了鼓勵生育,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無不提供補貼或津貼了事,無視廣大受薪階級需要的是平價、安全的公共照顧體系,一味的以發津貼的方式,不但無法刺激生育,也無法修正過度商品化的照顧及教育體系。某種程度上,少子女化和前述勞動貧窮問題息息相關,因此,建構一個新公共化台灣,以有效解決台灣生育率低落的現象,將是未來國家領導人無法忽視的問題。

  最後,回應上述的種種問題,除了在傳統勞工政策的範疇提出對策及修立意見,本書將嘗試觸及價值選擇的層面,藉由對於新自由主義之批判,以更鮮明的立場確立台灣未來的社會圖像,以建立一個公共性的新台灣。

  礙於能力、人力及篇幅的限制,許多深具代表性的議題應該要一併納入討論,例如大埔農地、中科四期等不當徵收,以及許多不當建設等財團化的例證,未及納入本書的分析內容。然而,在短短的三、四個月的有限時間,蒐集大量的官方及次級資料進行交叉分析,並以具體的例子穿插說明,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更清晰的理解途徑,不僅是一本政策白皮書,同時也是思索台灣價值選擇的一本書。

  本書的完成,感謝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助研究員林宗弘先生,擔任撰寫及總潤筆的工作;以及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李健鴻先生和彭婉如基金會王兆慶先生的投入,豐富了本書的論述。同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全體編輯人員針對文字、編輯等的協助。勞陣秘書處工作人員(張烽益、江明芸、楊書瑋及洪敬舒)的無眠無日的付出,理監事的細心審查並提供寶貴意見,以及暑期實習生(政大勞工研究所研究生葉永山先生;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郭浩傑先生、溫億秋小姐;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張子健先生;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羅映儒小姐;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李東儒先生;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張書愷先生、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系陳麗華小姐、黃騰煌先生)的參與。同時,也感謝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工會及台灣石油工會提供會議場地。

林進勇序/預見《崩世代》

預見《崩世代》
台灣勞工陣線理事長 林進勇 序
  自從1999年勞陣出版「台灣勞工的主張」勞動政策白皮書以來,已度過十個年頭。在這些年中,台灣經過兩次政黨輪替,通過許多勞動法令的修訂與立法,讓基層勞工權益有了更制度性的保障。但是勞陣卻不曾停下腳步,因為我們在這轉機之中看到了「危機」。

  勞陣發現,台灣現在所面對的是更大的社會危機,不僅僅是十年前就有的問題,像是貧富差距擴大等,但是卻有更多現象是過去不曾遇過的,諸如新型態的「工作貧窮」,與傳統的貧窮概念完全不同,工作與貧窮,在台灣的主流價值中被視為不可能同時存在的現象,如今卻赤裸裸的充斥在我們身旁,可見台灣正走向另一波不同以往的問題。

    每個人都將被捲進這個大環境的風暴之中,在未來的數年,面對大環境的變化,社會變遷的齒輪加速運轉,與新型態的社會問題兩相夾擊之下,台灣的未來究竟又在哪裡?面對這樣各種的問題,勢必需具有另一番不同新視野。

  勞陣長期以來期許自己成為台灣工運的「思想彈藥庫」,因此在十年後的今天,再次出版「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少子女化的危機」這本預言式書籍,明確點出台灣社會在最近20年之內即將面對的各種重大危機,諸如賦稅不公、工作貧窮、貧富差距與人口萎縮等,每一項都將台灣逐步推入一個難以挽回的局勢之中。

  在這2012總統大選的關鍵的時刻,不論是由誰當選為總統,都代表著將引領台灣走向不同的年代,「國家」究竟要在這波社會變遷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藉由此書,勞陣重新勾勒出一個不同的思考模式,提供給總統候選人與社會大眾不同的脈絡,重新思考我們未來的藍圖,為台灣的社會改革鋪設出不一樣的道路。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崩世代》臉友會高雄場

搶救《崩世代》
你有想過20年後,台灣社會變成什麼樣子嗎?
步上希臘倒債危機、冰島破產困境的後塵?
美國佔領華爾街活動、英國爆動重現台灣街頭?


這不是在唱衰台灣,
財團化、貧窮化、少子女化就是進行式
倘若我們再不思改變、有所作為
《崩世代》就是20年後確切的未來!

11/19,我們將細說從頭,
賦稅不公、工作貧窮、人口萎縮的形因與後果…
邀您來高雄人權學堂一起搶救未來的20年,
搶救台灣,跳離《崩世代》!


主辦單位:台灣勞工陣線
報名方式: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額滿為止。可利用以下方法報名:
1.E-mail報名表至labornet51@gmail.com
2.傳真報名表至(02)2311-5901
3.電話至(02)2311-5918語音報名

活動時間:
2011年11月19日(六),17:00-19:00

活動地點:
高雄人權學堂(高雄捷運美麗島站穹頂大廳方向往出口9)

活動流程:
時間
議程
17:00 - 17:15
報到
17:15 - 18:20
崩世代:崩壞的2030
作者引言: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洪敬舒/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18:20 - 19:00
綜合討論:搶救未來大作戰
主持人: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封面設計理念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一書,不僅在內容上下了不少功夫,就連封面的設計上也不馬虎,我們將封面設計這個重要的任務,委由「井十二封面設計研究室」代為規劃,最後所呈現出來的成果,果然令人感到耳目一新、愛不釋手,究竟這樣的設計理念是如何誕生的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崩世代》一書的開頭,就將場景拉到20年後,2030這一年我們打開電視,會看到什麼樣的新聞呢?這就讓我們在這裡稍為賣個關子,而美編就以崩壞的2030年為主軸,將「30」作為圖像的「密碼」,整體畫面以傾斜30度表現崩落感,並為了強調「崩」,將崩字轉為黑色與「世代」二字區別,然而「崩」的意象應該是全面崩落,單獨突出「崩」稍嫌氣弱,所以從整體畫面上看,「崩世代」三字是同時全面傾頹的。

  另外,在顏色的選擇上也是別有用心,在色彩隱喻上,黃、白、黑三色的構成有「注意、警告」的涵義,因此選作色彩的基調,原本規劃以黑底搭配黃、白字,但試做後整體調性變得很深沉,因此未加考慮。至於未何沒有選擇以白色作為底色,則是考量到市面上同類型的書大多以紅—白或紅—黑兩色表示,本書以黃色呈現恰好能突出自己的獨特性。
  
  了解到美編小組的設計之後,是不是對於這本書的封面感到嘆為觀止,也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巧思呢?

作者簡介

王兆慶
關心研究主題:幼兒與老人照顧、家庭、性別政策
學歷: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政大新聞系學士
曾任: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現任:托育政策催生聯盟

李健鴻
關心研究主題:就業安全政策、彈性安全政策、勞動市場風險分析
學歷: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 
曾任: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系助理教授、彰化縣政府副縣長現任: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

洪敬舒
關心研究主題:勞動權益、貧窮化現象以及稅制改革運動
學歷:世新新聞系學士
曾任:媒體記者、國會助理、NGO組織議題研究員
現任:台灣勞工陣線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

林宗弘
關心研究主題:貧富差距、社會階層化、全球化、災難研究
學歷: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博士 
曾任:全國產業總工會宣傳部主任台灣社會學會副祕書長
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張烽益
關心研究主題:勞資關係、勞工政策與社會安全
學歷: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
曾任: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立委國會辦公室主任、勞委會簡任視察
現任: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